西螺鎮

多雲
溫度:17°c 濕度:97% 雨量:0mm 日出時間:06:30 日落時間:17:55 更新:
目前沒有任何特別預報。
目前沒有任何特別預報。
西螺鎮,別稱螺陽,位於臺灣雲林縣北端,北隔濁水溪與彰化縣相鄰,以稻米、醬油及西螺大橋聞名各地,為雲林地區重要的農業鄉鎮之一。
西螺鎮名稱來源自台灣原住民巴布薩族Sailei社之社址,漳州人以其鄉音而稱之為「西螺社」,荷蘭人則稱之為「Sorean」。古時又有稱之為「螺陽」者,係開拓者為追思故土泉州府惠安縣螺陽鎮之故;又因位濁水溪之南,地理屬陽面,為古時文人墨士所用之雅稱。
西螺最早的居民為平埔族的巴布薩族人,荷蘭時代獎勵漢人移駐開墾,漢人乃漸漸增多。清初時,西螺為台灣墾殖的重鎮,最初稱為「西螺堡」,隸屬彰化縣,光緒11年(1887年)台灣建省後,增設雲林縣,西螺始劃歸雲林。
日治時期初期,西螺隸屬台灣縣嘉義支廳,1897年改屬雲林出張所,1900年又改隸嘉義縣斗六辦務署。1901年再改屬斗六廳管轄,到了1911年,斗六廳廢止,改隸屬於嘉義廳,1920年,重劃行政區,總督府公告實施「五州二廳」,西螺屬台南州虎尾郡管轄,並設西螺街役場。戰後初期,1945年,西螺街役場改名西螺鎮公所,台南縣所轄,1950年(民國三十九年)10月,改雲林縣管轄。